第(2/3)页 欧美运动员也有很采用相同的跑法的,他们可以在这一段跑进10.5秒以内。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世界上最定价的运动员不会选择在第二个百米强行加速的,他们更多的是通过调整步伐幅度来获得更高的速度。 弯道进入直道,需要一个调整,之前张冠在这一点是弱项,不过通过练习,在弯道切直道的这个过程已经非常纯熟了。而同时他仍然在延续着“不完全冲刺激活”带来的85%的冲刺效果。所以看起来速度上并没有太大的提高。 这一段直道的距离实际上并不长,张冠马上又转入了弯道。不过他在进入弯道的时候,路线有有些跑偏。不得不在弯道中再次调整路线,把身体切到跑到内侧。 “这直道转弯道跑的不好,路线跑偏了,得损失不少时间吧!”马主任眉头皱了一下。 运动员在直道末端进入弯道的时候,都会提前进行调整,确保一进入弯道后就沿着弯道内侧去跑。这点技术张冠还不是很纯熟,当他在弯道内再进行调整的时候,损失时间倒是小事情,主要是会影响整体的节奏。 第三个百米对于国内运动员来说是一个门槛,特别是直道的加速会让人的身体处于一个疲惫的状态,这段距离人的身体会进入到一个轻微缺氧的状态,速度上会出现下降。而运动员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调整和蓄力,准备最后的冲刺。这段时间很多国内的运动员用时都会超过12秒。 也有很多运动员选择在直道跑到三分之二处提前调整节奏,这样再次进入弯道后身体的状态会好一些,同时也可以提前进行冲刺。 而如果没有在第一条直道上选择加速,而是一直保持频率,那么进入第二个弯道的时候身体的状况会好许多,接下来的比赛也有更多的选择性。 张冠却没有选择在第二个弯道放慢节奏,而是仍然以与之前差不多的节奏在前进。 “这不是国内运动员常见的跑法,前200米的节奏没有任何的变化,进入第二个弯道后也是这样,这是准备使用迈克尔-约翰逊的那种跑法?”马主任猛的一愣神,随后马上想起了美国传奇短跑名将迈克尔-约翰逊用的好像就是这种跑法。 这种跑法的好处是可以在前中期节省体力,然后在后面的冲刺时候获得更大的速度;缺点则是有可能在前半部分落后于对手。在迈克尔-约翰逊的时代,这种跑法非常流行,迈克尔-约翰逊也用这种跑法征服了整个世界。到目前很多的美国运动员也还在使用这种跑法。也算是欧美运动员的一种主流跑法。 使用这种跑法的运动员,往往都是一些爆发力强大的运动员,他们前中期节奏虽然控制的很均匀。但是当他们想要加速的时候,会瞬间将速度提升上来。让对手有些措手不及。 “老于是怎么搞的?怎么教张冠使用这种跑法,这种跑法对身体的要求很高,需要对体力有着很完美的分配才行。”马主任有些不明白的瞄了一眼于指导,随后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张冠身上。 “按照这种跑法的话,差不多250米的地方就应该开始第一次冲刺了吧!那么张冠接下来会怎么选择呢?冲刺到底么?他能掌控的了么?” 迈克尔-约翰逊的这种跑法中,在250米处,也就是弯道差不多过半的时候,运动员会改变节奏。然后开始第一次的冲刺,而世界上顶尖的运动员,如果使用这种跑法,第三个百米花费的时间差不多只比第二个百米慢0.3秒。 这次冲刺要一直持续到快要进入直道的时候,然后会产生两种变化: 一种跑法是直接冲刺下去,一直到终点,但是经过了250米的高速运动,哪怕之前通过节奏来减少体力消耗,绝大多数运动员也不可能保持长达150米的冲刺,往往是到350米左右就已经没有多少力量了。 另一种跑法是进入直道前结束这次冲刺。然后进入直道后迅速的调整节奏,紧接着开始第二次的冲刺,直奔终点。这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多了一些缓冲。在后面的直道冲刺中可以持续的更远和更久,但对身体的要求极高,因为250米左右的第一次冲刺会消耗掉部分体力,进入直道后马上进行第二次冲刺,身体素质达不到要求的话爆发力就出不了,也就根本冲不起来。同时结束第一次冲刺后快速调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这个技术并不是每个运动员都能够掌握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