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而也是直接出声反对。 此时,同样有其他大臣出列反对道:“殿下,自古以来,氏都是有实际意义的,基本都是立下了功业封赏到了一地,或者是当了什么官员,如此才能得到一个氏称,大秦将士的确战功赫赫,但这些战功是上百万秦军斩获的,非是一人。” “就算荣显,也当以秦军之名,何以广赐黔首氏称?” “氏乃身份象征,岂能这般草率?” “臣实不敢赞成。” “望殿下收回成命。” “......” 殿内反对声如潮。 甚至就无一人赞成。 殿内朝臣都是有氏之人,过往虽对氏称并不在意,但那仅是因为其他人都有氏称,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氏称不在意。 这是贵贱之分。 岂能任其泛滥成灾? 对于朝臣的反应,扶苏自是想到了。 甚至当初嵇恒提到时,他同样面露骇然之色。 但俱往矣...... 扶苏面色如常,饮了一口茶水,淡淡道:“我知道诸位大臣在担忧什么?但诸位大臣可还记得立国之初时,帝国君臣是如何的?” “华夏之积弊,非深彻盘整无以重生。” “如何深彻盘整?” “文明再造也,河山重整也。” “今我大秦,受命于,一统华夏,便要效法孝公商君,改制华夏文明,盘整华夏河山,如昔日再造大秦一般,再造华夏也。” “姓氏重要。” “但下变化更迭久矣。” “夏商周三代沿袭的旧制,难道大秦依旧要效法?” “大秦因何而强?” “便在于军功爵制,军功爵何以利害?” “在于给磷层奋发向上的机会,让他们能通过斩获军功,获得田宅、爵位富贵,而且大秦自来都重视人才,如果大秦也像六国一般,看重门第,看重出身,诸位大臣可扪心自问,尔等又岂能跻身于庙堂之上?” “大秦之下就在于敢破旧立新。” “敢做常人不敢为之事。” “姓氏制度自古流传,来源悠久,但那终究是旧有的秩序,非是大秦的秩序,大秦的根本从来都是军功爵制,是法制,而真正对姓氏关心的,也从来不是诸位,甚至也不是秦人,而是被灭了国,正四处逃难,犹如丧家之犬的贵族。” “姓氏制度的存在,便是对贵族的纵容。” “过去大秦对六国贵族太过宽容,但换来的非是六国贵族的好感,反而是变本加厉的怨恨,如此,大秦何以要继续顾及六国贵族的颜面?” “而且大秦本就容不下这些所谓的贵族跟豪强。” “下时势变了。” “从今以后,顺秦者昌,逆秦者亡!” “若是六国贵族还试图负隅顽抗,还坚持复辟,那就不要怪大秦心狠手辣,大秦定会彻底摧毁他们过去自以为傲的荣光,彻底摧毁其根基,让贵族成为历史烟云。” “不过诸位大可放心。” “大秦就算是赐氏,也多是赐六国贵族之氏,秦地及诸位大臣的氏,并不会轻易赐下。” “大秦锐士当享受这份恩威!” 扶苏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举殿却陷入了幽谷般的寂静。 扶苏的的确有几分道理。 但赐氏最终赐的是老秦人,也即是关中民众。 如此秦地岂非是人人有氏? 那他们的身份地位岂不暗暗降了一些? 这让他们心中岂能甘心? “殿下。”有人再度出列,想要继续劝。 只是扶苏直接挥袖打断了,扶苏沉声道:“诸位不必多言了,这是恩赏,是大秦锐士应得的,而且诸位难道不觉得前面的两个办法,实则对这些将士有些亏欠吗?” “胜利者就当有胜利者的样子。” “过去大秦是没有余力去处理,但现在既然有了办法,自当倾力落实,让大秦将士感受到作为胜利者的自豪跟荣耀。” “或许你们认为我扶苏这些话有些离经叛道。” “但在我扶苏看来。” “大秦走的道理本就跟夏商周三代不同,自不用受束其中,正所谓大破大立,不破不立,有些东西既已经成为了阻碍下太平的障碍,就理应去搬除掉。” “这才是帝国君臣该做的。” 见状。 众人欲言又止。 已没有开口再去劝阻。 第(2/3)页